木材防腐的意义及进展
木材保护为典型的应用型学科,是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改善木材使用性能、延长木材及其制品使用期限,从而达到节约和合理利用木材资源的目的。木材保护的主要手段包括木材防腐、木材阻燃、木材改性三个方面。 ■木材防腐的意义深远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不到60%,而发达国家在80%以上;木材防腐仅占商品木材产量的1.9%,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据发展改革委预计,到2015年,国内木材供需缺口将达1.4亿~1.5亿立方米。 2005年,发展改革委等10多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的意见》提到,2010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木材节约和代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政策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木材节约和代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使我国木材和木材代用品的生产和消费向节材型和环保型方向发展,将木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5%以上,木材防腐比例提高到占国内商品木材产量的5%左右,年均节省木材4000万~5000万立方米。 因此,开展木材保护能有效缓解我国林业资源缺乏状况,合理有效地利用木材资源,缓解我国木材供求矛盾,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林农收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木材保护研究室主任蒋明亮介绍,推行木材保护技术,可延长木制品使用期限,扩大木材的使用范围,提高木制品的性能,降低碳排放。他说,通过防腐处理的木材可用于室外,通过改性处理后的木材可以应用于实木及实木复合地板、家具、木制防火门、防火木龙骨、板材、集装箱底板等使用领域。我国应加快推进木材防腐、阻燃和人工林木材改性产业化,重点开发高效、低毒、环保的木材保护药剂和处理技术。木工所木材保护进展 近年来,中国林科院木工所在木材防腐、木材阻燃、木材改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与开发,在成果推广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具体体现在:环保型药剂尤其是防腐药剂的研究开发、木材防腐及木材燃烧性能评价、古建木结构的监测与保护、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及有关行业及国家标准的制订。 尤其在木材防腐方面,因为有50多年积累的成果与经验,目前有3个最主要的行业标准,即木材防腐剂、防腐木材的使用分类、木材防腐剂分析方法。这3个标准已成为木材防腐领域的骨架。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